鄧少卿同學戰“疫”事迹報道
姓名:鄧少卿
班級:19級法學三班
班級職務:文體委員
政治面貌:群衆
抗“疫”路上的小家,共同保衛大家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面對新型冠狀病毒這個我們看不見摸不着的敵人,健康路社區全體工作人員嚴格按照上級要求,一直奮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基層一線抗擊着疫情。
在社區衆人的身影中,有這麼一個忙碌的小夥子,他不是社區工作人員,也并非轄區常住居民,他是健康路社區書記魏琴的兒子鄧少卿。鄧少卿是一名去年剛入大學的在校大學生,放假回家的他在得知母親日夜奮戰在基層一線不能回家的時候,便主動請纓到社區做一名志願者,自願加入到社區抗擊疫情的隊伍中,為保護群衆健康安全貢獻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鄧少卿之所以會如此堅決的加入到對抗疫情的磅礴隊伍完全是因為自己的母親。鄧少卿的母親作為社區基層的一名黨支部書記,她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了保障轄區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病毒影響,魏琴書記帶領社區全體工作人員沖鋒在前,全力抗擊疫情。“從年三十到現在有多少天,我就有多少天沒回過家了”每當被問起有多久沒回家時,魏琴最深刻的印象可能就是從大年三十的團圓夜值守在社區一線至今了。
說起這對母子倆,平日裡相處的時間本就少之又少,母親作為基層書記時常是奔走在基層的群衆之中,寒假返回家中的鄧少卿,母親由于工作原因也隻有一天時間陪伴自己,再加之無聲的“疫”情,這就讓他倍加珍惜的相處時間變得更加無比珍貴,因為一場無聲的戰“疫”,讓自己與母親分隔兩地,甚至連年三十的團圓夜都無法團圓。
假期時間本就不長,如何能與母親盡可能多的相處成了鄧少卿心中的牽挂。于是,鄧少卿主動提出到母親所在的社區,以一名大學生志願者的身份與母親一同投入到抗擊疫情的工作中去。坦言之,在疫情期間,試問哪個母親會毫無顧慮的将自己至親的家人推到抗擊疫情的第一線,而魏琴書記卻接受了兒子鄧少卿的請求,毅然決定讓鄧少卿以大學生志願者的身份去服務轄區的廣大群衆。
作為一名疫情志願者,鄧少卿以身垂範,同母親一起深入防控疫情的最前沿,發揮着志願者的作用。鄧少卿自2月3日投入志願者工作以來,就與母親一同住在社區,奮戰在基層一線的他不像同齡的大學生那樣在家裡刷着手機,而是踏出家中舒适的環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着當代大學生勇敢、有擔當的優秀品質。這半個月以來,鄧少卿忙碌的身影同母親一起,在轄區的各個角落裡“現身”,他戴着口罩和志願者袖标,與母親一同在轄區的單位、院落裡檢查着消殺工作,時不時還會向值守的工作人員宣傳抗疫知識。
參與到疫情工作以來,每天在母親召開完社區早晨會後,鄧少卿便會和母親一起走進小區,開始進行當天的宣傳、摸排、走訪、消殺、服務等工作。他會與母親一起去轄區的社區蔬菜店,根據居民的需求,用心地為他們挑選蔬菜,親自為居家人員上門送菜,母親胸前的黨徽和鄧少卿胳膊上的志願者袖标,都督促着他們母子二人認真地做好每一項工作。
鄧少卿的父親同樣是一名國家幹部,在昌吉郵政局工作,為保證昌吉郵政運輸工作正常有序的開展,自疫情工作開展以來,作為單位領導者的他與妻子一樣,共同奔赴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病毒無情,親情無價,在抗擊疫情的道路上,這一家三口用各自的實際行動做疫情防控的踐行者,用自己最堅定的“逆行”做疫情的抗擊者,他們每一個人都堅守在疫情防控的主陣地,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盡己所能,為阻斷病毒貢獻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裡為更多的群衆送去了一份暖意。
鄧少卿說,能夠與自己的父親母親一起,共同堅守在一線,作為一名志願者與這場疫情展開“搏鬥”,他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他深知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但同時他更加堅信,這場戰争一定會取得勝利,他們抗“疫”路上的一家三口也終會有團圓的一天!